12月27日,“青海省医师协会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分会成立暨首届昆仑论坛”在古城西宁召开。

“青海省医师协会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分会”由青海省医师协会批复成立,旨在团结宫颈癌相关专业学科队伍,做好组织建设,坚持协会宗旨,履行章程义务,服从分支机构管理规定,为健康中国、健康青海事业创建新功。学会推举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宽担任首届主委,同时推举青海红十字医院妇科吴德慧主任医师、肿瘤内科朱朝勇主任医师及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张晓兰主任医师、青海省人民医院妇科伍冬月主任医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妇科李富娟主任医师、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妇科刘蓉主任医师为副主任委员,批复省垣各医疗单位宫颈癌专业相关专家近60名为首任委员。

此次会议诚挚邀请到青海省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宏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副会长张福泉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谭先杰教授,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李奇灵教授、刘孜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妇科曲波教授及省垣宫颈癌诊疗领域的各位委员参加。

会议伊始分别由马宏副会长、会议名誉主席张福泉教授及青海红十字医院高军林副院长致辞。

随后举行了“青海省医师协会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分会”成立仪式。

省内外各位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授课。张福泉教授作《妇科肿瘤的放疗进展和治疗决策》;谭先杰教授作《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李奇灵教授作《妇科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刘孜教授作《难治及复发转移宫颈癌治疗探索》;曲波教授作《达芬奇辅助下子宫广泛切除术》;崔瑛主治医师作《复发宫颈癌的治疗》。会议最后对相关病例进行分享、讨论。陈华教授作《子宫癌肉瘤病例分享一例》;靳冬梅教授作《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宫颈癌的应用和病历分享》。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第四位,同年我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第五、第八。我省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学问、经济相对落后,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上述数据,以青海红十字医院为例,2018年初宫颈癌患者就有400余例,且表现为肿瘤侵犯范围广泛、分期偏晚、并发症复杂、治疗效果欠佳等情况。

宫颈癌的诊疗,目前多为各自为政的分科体制,各医疗机构、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协作渠道,导致患者多次转诊,耗时长、治疗方案依从性差,治疗选择性受限、诊疗费用高、满意度下降。类似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严重影响了某些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另外,宫颈癌流行病学调查,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工作也严重滞后。

“青海省医师协会宫颈癌多学科诊疗分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让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济济一堂,探讨宫颈癌多学科诊疗最新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促进我省宫颈癌的多学科诊疗,跨学科交流以及多中心多医院的实质性合作。

最后,本届主委张宽教授做了总结。通过分享和交流学术前沿成果,必将积极推动我省宫颈癌多学科协作的前进步伐,必将为全省各地各基层医疗单位发展提供借鉴,从而为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地方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